返回首页

钢筋混凝土重度标准值?

来源:www.bthnt.com   时间:2023-09-04 06:49   点击:22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钢筋混凝土重度标准值?

设计中用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1.荷载标准值

  荷载标准值是指在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内,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例如在《荷载规范》中,住宅楼面的均布活荷载规定为2.0kN/㎡.

  对于永久荷载的标准值,是按结构构件的尺寸(如梁、柱的断面)与构件采用材料的重度的标准值(如梁、柱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则其重度的标准值一般取25kN/m3)来确定的数值。对常用材料重度,可按《荷载规范》附录A采用。

  对于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则由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数来确定,一般取具有95%保证率的上分位值,但对许多还缺少研究的可变荷载,通常还是沿用传统的经验数值。对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可按《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

  2.荷载组合值

  当结构上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变荷载时,考虑到其同时达到最大值的可能性较少,因此,在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设计时,应采用荷载的组合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为可变荷载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组合值系数见《荷载规范》表4.1.1.

  3.荷载频遇值

  对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可变荷载频遇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频遇值系数。荷载频遇值系数见《荷载规范》表4.1.1.

  4.荷载准永久值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可变荷载(如住宅楼面上的均布活荷载为2.0kN/㎡),其中有部分是长期作用在—上面的(可以理解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不少于25年),而另一部分则是不出现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长期作用在结构物上面的那部分可变荷载看作是永久活载来对待。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φq也就是说,准永久值系数φq,为荷载准永久值与荷载标准值的比值,其值恒小于1.0.

  在荷载规范中,规定了各种不同建筑楼面上均布活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φq,如对住宅楼面的均布活荷载,其准永久值系数φq=0.4,而对书库、档案库则φq=0.8,这表示了对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其准永久值系数φq是不同的。φq的大小表示了均布活荷载数值变动的大小,φq大表示变动较小,φq小则表示变动大。如住宅楼面的均布

二、钢筋混凝土重度计算公式?

混凝土配合比 C20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 水泥:砂:碎石:水=1:1.83:4.09:0.50 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含量:326Kg;砂的含量:598Kg;碎石:1332Kg C25混凝土配合比 C25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水泥:砂:碎石:水=1:1.48:3.63:0.44 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含量:370Kg;砂的含量:549Kg;碎石:1344Kg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砂浆、混凝土的配合比会因施工条件、材料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整。因此上述的配合比只是参考值。

三、钢筋混凝土的重度是多少?

钢筋混凝土的“重度”约为25KN/m3中“重度”指“容重”即为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重量。   水工混凝土设计规范(SL/T191-96)3.1.6条有说法:混凝土的重力密度(重度)应由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素混凝土可按24kN/m3、钢筋混凝土可按25kN/m3采用。   混凝土的重度和配合比、使用部位(水上还是水下)、龄期等有关系,以上的参考值在进行稳定计算、结构计算(计入结构自重)时采用。

四、天然重度与饱和重度换算公式?

饱和重度

土重度分为天然重度、干重度、饱和重度以及有效重度。天然重度是天然含水率条件下土体的重度,等于土总重量(=空气+水+土粒)除以土总体积。饱和重度是当土孔隙全部充满水(或从地下水位以下取土)时,对应的天然重度即为饱和重度(此时土总重量=水+土粒)。

五、钢筋重度系数?

钢筋重量系数是施工现场人员流行的系数,就是0.617,钢筋每米长的重量=0.617×钢筋直径×直径。此时钢筋直径的单位应该代入厘米(cm)。你想知道0.617的来历,可以再追问。

六、重度怎么解释?

重度:容重也称为容度。有两种理解:

1、指单位容积内物体的重量,常用于工程上指一立方的重量,如单位体积土体的重量。

2、表示物体因受地球引力而表现出的重力特性,对于均质流体,指作用在单位体积上的重力。其单位是:牛/立方米或者千牛/立方米。

七、水的重度?

水的重度指的是单位体积水的重量,用公式表示γ=ρg,式中:γ-水的重度,国际单位N/m^3;ρ-水的密度,国际单位kg/m^3,在4℃时为1000kg/m^3;g-重力加速度,国际单位m^2/s(相当于N/Kg),随纬度变化值有所不同标准值为9.8m^2/s,工程计算中可粗略取10m^2/s。所以水的重度约为1×10^4N/m^3。

八、重度贫困标准?

一级为家庭经济情况十分困难,学费很难支付,生活相当节俭,需要通过勤工助学或家教等方式填补基本生活问题;

二级为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困难,但可适当支付学费,部分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或家教等方式可自己解决生活问题;

三级是一般困难。

贫困生是指家庭收入低、负担不起学杂费、生活费的贫困家庭学生。他们可以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社会资助等方式得到帮助。

九、土的重度与有效重度有何区别?

土的重度通常是指土的天然重度即 单位体积中土颗粒所受的重力,如果土层不位于地下水下不受浮力的作用则土的重度即为有效重度,如果土层位于地下水以下,由于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单位体积中,土颗粒所受的重力扣除浮力后的重度称为土的有效重度,是土的有效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如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应使用有效重度来计算.对于一般的土,常见变化范围为8.0~13.0千牛每立方米

有效重度:

有效重度=(土重力—土中固体颗粒体积×水的重度)/土总体积=饱和重度-水重度(水重度=10kN/m^3)

其中,

土重力=(土中固体颗粒体积×固体颗粒重度)

十、浮重度怎么计算?

浮重度等于饱和重度与水重度之差,也等于浮密度与重力加速度之积。

浮重度也叫做有效重度。地下水面以下单位岩土体的体积之有效重力,可由岩土的饱和重度和水的重度之差值求得。一般从地下水位以下取出的土其天然重度可作为饱和重度。当土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则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单位土体积中颗粒的有效重力,由单位土体积中土颗粒的重力扣除浮力后重度称为土的有效重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