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2年考研机械国家线?

272 2024-03-11 13:04 admin   手机版

一、22年考研机械国家线?

2022年机械专业考研国家线:

一区总分为273分(单科线分别为38分、57分)

二区总分为263分(单科线分别为35分、53分)

一区、二区是教育部根据各地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而划分的院校区域。

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省(直辖市);

二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自治区)。

一区总分通常比二区高10分左右。

二、22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

国家线每年公布的时间都是在3月中旬,也就是3月15日左右。一般复试的时间也都是在3月末,4月初的时候拟录取名单将会在网上公布。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在网上查询自己的录取情况了。

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大概在6月末7月初,考研一般都是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

三、22年考研工科国家线?

2022年考研工科国家线263左右。据考研专家分析,今年的考研人数众多,高达450万考研大军,但国家今年比去年扩招80万,总数今年达200万左右,因此,今年公家的初试线有可能上浮,但幅度不会太大,一般来说也就几分的浮动。对工科来说有可能维持不动。

四、22考研国家线预测今天?

国家线预测310分。

研究生的题型今年比较难,而且报考人数又很多,有的培训机构在预测是310分,有的说305分,总体上应该保持稳定。

五、22考研什么时候出国家线?

2022年3月初,2022年考研时间在2021年12月底举行,农历过年前评完试卷,在过完春节,小年后公布成绩,国家线大概在公布成绩10天后,春节时间在2月2号左右,前后放假到2月底,因此公布国家线大概时间在3月中上旬。一般根据往年国家线,考生大概知道自己准备复试情况。

六、22考研体育学国家线最新预测?

2022年体育学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296分(单科线分别为37分、111分),二区总分为286分(单科线分别为34分、102分),一区是经济、教育强省,总分通常比二区高10分左右

国家线是考研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不仅总分要过线,而且单科也要过线,各学校通常会在国家线基础上划定学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通常会比国家线高,当然很多非热门学校基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

七、如何评价 22 考研国家线?

分数线普遍提高,但是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紧迫感逐渐升级。

要知道初试成绩过国家线并不是考研的全部,初试之后还有复试考核。

无论你是初试高分稳操胜握,还是说低分飘过立志逆袭,复试,都是你必不可少的一道门槛。

国家线公布之后,才是紧张感的起点。

无论你是准备复试,还是被迫调剂,亦或是复试调剂两手抓。你都需要把你的神经再次拉满了,重新回到备战考研初试的状态中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可不能在复试这里跌倒,那就太可惜了。

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没有开始复习的,更要早早的做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况且别人已经开始复习的话,你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超过他们的。

加油,祝大家都能顺利的成为研究生。

另外,由于考研存在巨大的信息差,学习十分迷茫,备考规划很差,资料查找不全,复习方法不好等原因,往往导致很多学生复试棋差一步、名落孙山。针对这些问题,最近有了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知乎官方通过推出「考研上岸直通车」课程,不论你是22届准备复试的同学,还是有志投入到23届考研的同学,都能帮助大家提高上岸的成功率其中,不仅有英语复习规划、考研报考院校的信息资料包,还有知乎教育提供的考研社群,聚集了考研各专业和高校的学生,可以帮助大家找到学长学姐或同行者,更有负责答疑解惑的老师帮助大家,因此真的建议大家趁现在领取一下,你走出一步,世界也会向你走进一步的。

一,此时此刻——目标院校公布分数线

现在距离考研复试,时间所剩不多了。再不能继续啥也不做了。多想想你的竞争对手早就开始准备复试,给自己一些动力。

那在考研初试目标院校分数线出来之前,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1、 复试参考书籍和复习资料

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也是同理。要想复试得高分,就得先备齐复习资料。

第一,需要准备好学校复试要求的参考书籍。通常而言,是你本专业的课本,想必大家也都会带着参考书籍回到家过年的。可如果你跨专业或者暂时没有复试参考书籍的话,建议立刻马上尽快搞一本,无论是买还是借还是打印,都行。

第二,除了复试参考书目,最好寒假期间至少把初试的专业课刷两遍。初试的专业课,在有基础的情况下,很容易捡回来的。常复习,没事多翻开看看。很多学校复试时候考的题,其实基本还是初试上的专业课知识。

第三,学有余力的话,还可以多了解一些本专业书,知识储备多了总没有错。另外,也可以在这段时间,看一些你心仪的导师发表的论文,加上一些自己思考。试想一下,考研复试现场,其他人只能简单机械的介绍下自己本科经历,而你却已经能对一些前沿论文做一些阅读和思考了,那哗的一下,老师不得眼里冒花。

2、 咨询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

一个靠谱的直系师兄师姐的作用,特别特别大。他们自己经历考研复试,挑选导师,并在该校生活了半年之久。这代表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及其丰富。

如果你能提前联系到一个直系的学长学姐,那你就相当于比别人多占了优势。多跟学长学姐聊聊,努力套到一些有用信息,比如说:老师常见的提问问题,复试的氛围经验,复试参考书籍的复习重点,历年真题,各个导师的相关信息等等等等。这些都直接与你的上岸率息息相关。

3,了解导师

对目标专业的导师,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作出一个选择。对该导师的文章和研究方向进行阅读。并写邮件主动联系导师。

关于如何查询导师信息,选取导师和联系导师,后续会有详细介绍。

4,毕业论文

导师在复试中最喜欢也是问的最频繁的问题就是:你本科的毕业论文做的什么了?(必问问题之一)

因为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的必完成事情,同时在面试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毕业论文了解你学术能力和科学素养,因此,你要提前做好准备。

关于毕业论文,要提前做好回答,最好可以体现你的创新型和逻辑性。

你开学之后需要准备考研复试,同时也会有毕业论文的准备要求。二者会有时间冲突,容易分心。因此,建议你要不就尽早把毕业论文完成大部分。否则小心到时候会拖你复试的后腿。

5,调剂

考研调剂,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希望大家也能去了解一下考研调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里面有什么弯弯绕绕。毕竟考研复试难,考研调剂更难。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调剂院校的各种信息。

之后我会写一个详细的考研调剂文章,供大家参考。

考研调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调剂到理想的院校?1276 赞同 · 34 评论回答1276 赞同 · 34 评论回答1276 赞同 · 34 评论回答

二,目标院校分数线公布---复试之前

另外,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时间节点,时间把握要精准。做时间的主人,而不是被进度赶着走。

这期间你应该完成的事情有哪些呢?

1、 调剂or准备复试

初试成绩高于复试线的话,就继续复习复试的资料,越详尽越好;

初试成绩低于复试线的话,就做好调剂的信息搜集准备or觉得二战or工作

关于考研如何调剂可以看我另一篇回答:

2、 复试的考试内容

信息查询方式:

(1) 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官网

(2)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官网

(3) 学校官方组织的复试群or学长学姐私人组织的复试群

(4) 中国教育在线

查询复试相关信息:成绩要求,复试流程,初试复试成绩比,笔试面试成绩比等等等等

在此,不针对某一具体院校写复试流程,只写通常情况下的复试流程供大家参考,由于你们专业过多,要求不同,具体复试要求可自行查询。

复试流程:

(1)体检,并到目标院校当地参加复试

(2)笔试

笔试成绩占比挺高的,大家不要只忙着准备面试内容而忽视了笔试

(3)面试

面试又分英语面试和专业面试。二者都有相对应的成绩。占比不同。

有英语听力测试、英语口语测试。

3、 复试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对复试下一个定义:学生通过最大程度的自我展示,让导师短时间内选择自己。

这其中,学生的自我展示固然重要,但千万别忘了你的初始目的是什么:是让导师满意。从而通过让导师满意,提高自己的上岸率。

那如何才能让导师满意自己呢?

那就得从导师的角度出发了,基于导师的需求,做出一个相对应的答案试卷。销售东西时,顾客是上帝,千方百计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甚至超值,这样顾客才是掏钱。而复试同理,你也要千方百计让导师觉得招了你就是赚了,甚至不招你会后悔,这样导师必会让你上岸啊。

导师的需求有什么呢?

(1) 学生能否帮助自己的科研变得更好

(2) 学生的基础学科能力是否达标,专业知识能力是否达标,科研创新能力能否达标

(3) 学生是否愿意读博,长久劳动力的诱惑力巨大

(4) 学生能否符合自己课题组的节奏和风格

(5) 学生是否听话,也是其中一项

(6) ….

总之,你需要基于导师的需求,作出你的回答,明明白白的给导师指出来你将来能给导师带来利益,带来好处,并拿出事实去论证你的决心,比如:成绩,科研,承诺…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论文科研能力,记得要多加笔墨书写这块。

努力给导师营造一种你比别人强的氛围感觉。

将你所能做好的,做到最好,剩下的,就交给导师自己判断吧。基本上上岸希望是很大的。

Ps:提供几个思路:

(1) 证明自己有发表论文,做项目的能力或潜力

(2) 了解导师最近的论文和研究方向,能看懂并作出有逻辑的理解

(3) 毕业论文,不管它水不水,介绍语都尽量做到有科研逻辑

(4) 表决心,一个听话的学生有时候对导师更好一些

三,该不该联系提前联系导师,如何联系?

复试之前一定要联系导师,很有可能提高你上岸的几率的,决定你能否上岸。给导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许这就是你超过别人分数的关键点呢?

况且,咱就算不追求导师给你加分,但你也不能在这个环节,比别人少考一些分数啊。(你不加分,别人加分,那你就是落后,懂?)

接下来讲一下如何联系导师,联系导师的时间节点:

1,联系导师的时间节点:

1.夏令营。建议大家可以报名目标院校组织的夏令营。既可以获得加分,也可以尽早见到目标院校的导师。我的很多同学 ,其实在夏令营时期,就已经找好了导师。

2,考本校,导师应该都早早的都联系好了。在准备初试甚至刚决定考研的时候,就可以去跟本校导师进行交流了。而且早联系导师,会有惊喜哦。毕竟考研专业课每年的题,可都是你们本校的老师出的,稍微划划范围…

3,考外校,建议初试之前联系一次导师,初试成绩公布之后再联系一次导师。当然,你如果能见到导师的话,就最好是见一次面基,效果翻倍。另外,能要到导师微信,多交流是最好的。

2,如何发邮件联系导师?

第一步:找到导师的邮件和论文信息

进入目标学校的院系页面,选师资力量,然后找到该导师,查看相关邮件联系方式,最近的论文和承接的项目。包括有导师职称,年龄,照片等其它信息。

第二步,精读该导师的科研方向和发表论文

基于导师的需求出发,去写自己相对应擅长的技能(别给我说不会,吹,总会吧。现在的第一要务是上岸,上岸之后至少会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去弥补你当初吹下的牛的,时间绰绰有余)

不要空谈很大的东西,多谈一些具体的东西,这些更能打动导师。

第三步,制作一份丰满的简历

简历和邮件的第一目的是打动老师,要牢记这个目的。

自我介绍其实不需要特别多,更重要的因素是体现你的科研潜力,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包括你的个人素质。

对于如何制作简历,我之后也会更一篇新的回答,供大家参考。

第四步,写邮件,并附上简历

如果大家需要的话,可以评论留言,我之后补一个邮件模板。

其实,大家没必要拘泥于模板,如果大家都用模板的话,那你写的邮件亮光点反而会被模板局限掉。大家言之有理,逻辑感,信息量足就可。同时让老师感受到你对他的尊敬之情。这样就可以了。

四,复试中的常见问题及回答

问题回答时,语言要有逻辑。可以稍加思索在回答。分层次,分角度回答的话,是最好的。

1,自我介绍挖的坑,一定要做好准备。

可以对自我介绍进行设计,引导导师提问。

2,你为什么要报考我们学校/专业?

这个问题太经典了,提问的概率很高。

回答:从学校,专业,个人三个层次进行回答。从现状和未来前景两个角度进行回答。

3,你有研究生规划吗?

各个专业情况不同,我不能给一个相同模板。因此,希望大家要基于自己专业的独特情况进行回答,注意,不要流于表面,尽量减少一些大而空的话,多讲一些务实具体的规划。或者,你就抓住一个研究方法,进行讲解,规划也是可以的。

4,你的本科毕业论文是什么?简单介绍一下?

论文的思路要讲清,逻辑性要严谨。创新点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未来展望。

实在不会讲的话,就这样讲,类似本科写的实验总结过程:论文目的—查阅文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实验存在的问题---实验展望。

每一阶段用一两句话讲清楚即可。

5,谈谈你的优点/缺点?

优点:具有什么优点,有利于科研or专业。可以拿某个实例佐证。

缺点:稍微讲一点就行了。甚至把缺点讲成侧面上的优点也是可以的。千万别说自己有抑郁症啊,或者想法极端啊。也不要说自己妨碍学习或科研的缺点。比如:你说你自己不能一心二用…做一个事情,只能把这个事情做好才行。

6,你对某个专业知识/课本怎么看?

总之,就是针对专业课进行提问。

这就需要看你平常的复试复习功力了。回答问题时,尽量做到全面。有时候老师会揪着某个细节继续问,这时候就考验你的知识深度了。这时候就不要太水了,毕竟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几斤几两,不会答的时候,做到诚实比瞎扯更好一些。

7,为什么本科毕业选择考研?

分本科和未来两个角度讲,分行业,目标院校和自己三个层级讲。

本科做了什么事情,未来打算做什么。行业研究生更好,跨一波目标院校,自己主观上想有个更好的教育。

8,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简单介绍一下。如果能跟学习靠拢,是最好了。如果你有很优秀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大讲的。劳逸结合,兴趣爱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9,如果你被刷掉,你会如何?

当问你这个问题时,那就说明你有点危险了。但这时候你更不要慌,你反而要展示你的计划,表达你的能力,一定要上岸目标院校的决心。

10,本科还做过什么项目或实验?

有的话,就讲。没有的话,就讲你平常学校要求全班人做的专业课实验即可,这种也算是一个完善的实验的。

11,本科做过什么实习?简单介绍一下?

做过的同学可以讲的详细一些。没做的同学也不要慌,本科学校都会组织过全班实习参观的,你就讲这个就可以的。

英文问题同样如此(上述问题也最好做好英语准备):

1. What is your greatest strength?

2. Why did you choose our school?

3. What has been your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4. Where are you from? describe it?

5. Could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 family?

6.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7. what kind of job/study did you do?

8. Would you please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yourself?

五,复试回答时的十条错误行为

1,光说假大空的话,不说具体切实的话

大家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还是面试中,最讨厌的话,就是这种假大空的话了,看似说了一大堆,其实一点信息量都没有,不仅缺乏能力,而且缺乏态度。复试面试,要求你说的是具体切实的话,这样才能体现出你的能力和态度。对科研内容或本科项目,有逻辑的说,这不香吗?

2,不自信

研究生需要的一个素质就是自信了,上台各种讲解PPT,大小组会。因此,你介绍时,不要过分的自卑或胆怯,自信的亮出自己的闪光点。也不要过分的否定自己,导师都还没评价你的表现呢,你就先自我否定了,说自己这不行,那很差。

3,读博意向

我这研究生半年经验告诉我,读博对于导师来说,真的是个大杀器,如果你明确表达读博的意愿,导师眼里都会放光,如果你明确表达不读博的意愿,导师眼里的光就熄灭了。当然,最明智的选择是不直接回答读不读,而是说自己有这方面考虑。

4,别过分强调自己只是镀个金,多拿个学历

虽然导师和学生自己都知道学生大多都只是来混个学历而已,可你也没必要常常强调这个。这样会显得你对学习的专注力不够,只想着早点混日子。会减少导师对你的印象分的。

5,编造履历

你编造就算了,天衣无缝不被发现还好,可你编造的却漏洞百出这算怎么回事?老师一问你具体过程,你支支吾吾答不出来,一问三不知,这还不如你不编造呢,无论是谁,都不会喜欢一个欺骗自己的人的。(但编的天衣无缝的话,可以讲)

6,夸大自己却圆不了

展示自己的优点是对的。很多同学都会把参加过的项目讲成是自己的,这没有错。但你千万不要对内容一无所知,你要对过程做到熟悉,否则还不如你讲些自己负责的内容呢

7,回答缺乏逻辑

不论是面试还是生活中,一个讲话毫无逻辑,前后矛盾的人,讲出来的话都是不可信的,极易遭到别人的反感。(某乎上的回答也是如此,无逻辑的回答,压根不会受到网友的关注)

简单,清晰且分层次的表达出来内容,这也是一种能力。最好有一条内在的逻辑线去推动你的回答。

8,缺乏对导师的礼貌和尊重

相信我,如果你让导师感到不开心,导师绝对会让你觉得不开心的。你是来参加面试的,而决定你面试成功与否的,是你面前的导师。对他们要做到尊重,这是必要的。不要做个没眼力见的人。

9,思想极端

现在的导师,都是生怕招进一个地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能在复试就刷掉思想不正常的学生,那是最好的选择了。不要让老师觉得你脑子思路不正常,有问题…

10,双击屏幕点赞关注+收藏

作为一个准研究生了,该学会自动给答主点赞了。听说点赞的小伙伴复试都高分上岸了呢。

六,复试中的亿点点细节

1,对复试流程和问题进行多次彩排

可以找几个朋友一起组个复试局,大家模拟复试真实场景,让你熟悉各个流程和说话语气,逻辑表达。并减少小动作。

很多人都是一次直接上的复试现场,其实出的问题是很大的。如果你能多次模拟现场的话,就能超过这部分竞争对手了。

2,外貌穿着

做到穿着得体,观感俱佳,干净大方就好。正装,并不至于,但大家衣着也要偏正式。导师,也是个正常的人,在能力相同的基础上,谁不喜欢一个漂漂亮亮看起来好看养眼的呢?过年了,正好买套新的衣服。

3,笔试考试

不同学校的笔试面试分数比不同,有的高,有的低,但是通常来说笔试占比更高一些。因此,就需要你花更多的精力去准备复试的。面试,很多时候并不能拉开差距的,笔试才是你大放异彩的地方,真正决定你能否上岸。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掌握在面试导师手上。

4,复试准备多份简历

有几位导师,就至少准备几份,最起码做到人手一份。既有尊重每一位老师的态度,也有呈上简历的眼光。毕竟很多同学,都是不带简历复试的。

5,对本科有没有歧视

这不好说。在学生相同能力的基础上,导师肯定更愿意选一个更高本科学历的学生。因此如果你本科学历较低的话,那你就得付出一个更多的努力里了。很多学校,其实对本科没有歧视的。大多也是保护一志愿学生。但如果你报的学校有歧视的传统的话,那就只能祝你复试发挥好了。

6,今年复试是像20届一样网上复试,还是线下复试

个人猜测是线下复试。但也要做好线上复试的准备。

总之,今年不论是线下还是线上,你都需要做好复试的准备,不断的强大自己,无论遇见什么考验,你都能渡过去的,顺利上岸。

7,真题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大家可以从各种渠道弄到复试真题。好好复习,通常来说,考的内容基本类似的。院校是不会突然大风格改变题型的。而且,有真题的话,你就能有复习重点了,知道该复习什么,而不是无头苍蝇乱撞。

8,证书证明,导师推荐信,本科成绩单

别人都是空头说自己有什么奖励证书,而你直接掏出了证物,那你是不是就又比别人强了一些了。况且,也能显示出你严谨的性格。

9,学长学姐很重要

真的,真的,真的找一个学长学姐,带给你的帮助是无与伦比的。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你的学长学姐的。他们的建议,真的是基于当年的亲身经历和半年听闻得出来的教训。这可以让你少走无数弯路。

10,招生对女生会不会歧视

通常来说:导师更看重的是你个人的能力,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对性别他们并不太关注。除非经常有体力活时,才会更倾向男生。但这个也不妨碍你上岸研究生。只有当上岸之后开学选导师时,才会考虑招男学生女学生的问题。

11,跨专业会不会歧视

能力,能力才是第一。而且,现在的学科讲究的是交叉。你有不同专业的背景+报考专业的知识,这才是更好的人才啊。只有当你报考的专业知识很差时,才会被老师看不上。

12,群面需要做什么

部分院校要求进行群面,群面的要点是:不要过分的表现自己,也不要过分的沉默。说出来的话,要符合情景,逻辑,最好具有引导性。

13,科研能力才是首要展示因素

大家不要一直抓次要因素,要学会抓主要因素。科研能力,才是你最需要展示给导师的因素,这也是导师最希望看到的学生特质。你要围绕你的科研能力or潜力下手。

14,逻辑表达

回答问题时,要有逻辑。这种富于逻辑的回答,是最能吸引导师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回答尽量采用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最好。

提供两个思路:

A,是什么?原理是什么?该怎么做

B,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怎么做?结论是什么?

15,英语对复试影响大吗?

英语对复试影响不大。大多数的同学的英语能力都不行,更别说口语能力了。因此,你不需要过分追求英语水平,复习耽误太长时间。

16,研究生规划

这个问题也算是一个必问问题了。自己设计一个有吸引力接地气的规划,读博意向也写进去。不要写空话,多写一些具体的事情。

17,再次求点赞关注+收藏

听说点赞的小伙伴都成功上岸了呢。

18,关注学校官网信息更新or关注官方组织的或学长学姐组织的复试群

很多信息,都最好用最快的时间掌握到。考研,又称信息战。

19,调剂院校的复试群,也可以去潜水一波,打探信息。

当然,如果能直接复试上岸是最好的情况,但假使失败了,就得有个备用计划了。

20,对导师尊敬礼貌

导师是决定你命运的人,对他们尊敬,让他们感到舒服如沐春风的话,他们也会给你一个惊喜的。

————

总之,最后祝大家都能成功上岸。送你一张上岸卡,请查收。

八、22年考研英语的国家线是多少?

2022年考研的国家线还没有确定,因此英语考试科目的国家线预计在52分左右。但是英语这门课的国家线每年是有一定变动的,因此这只能作为一个预测的参考值。

九、如何看待22年考研国家线?

分数线普遍提高,但是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紧迫感逐渐升级。

要知道初试成绩过国家线并不是考研的全部,初试之后还有复试考核。

无论你是初试高分稳操胜握,还是说低分飘过立志逆袭,复试,都是你必不可少的一道门槛。

国家线公布之后,才是紧张感的起点。

无论你是准备复试,还是被迫调剂,亦或是复试调剂两手抓。你都需要把你的神经再次拉满了,重新回到备战考研初试的状态中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可不能在复试这里跌倒,那就太可惜了。

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没有开始复习的,更要早早的做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况且别人已经开始复习的话,你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超过他们的。

加油,祝大家都能顺利的成为研究生。

由于考研存在巨大的信息差,学习十分迷茫,备考规划很差,资料查找不全,复习方法不好等原因,往往导致很多学生最后棋差一步、名落孙山

幸运的是,由于近几年由于知乎考研教育用户的飞速增长,知乎官方极为重视该板块发展,并亲自下场,针对学生存在信息差、备考规划、资料查找、复习方法等痛点问题,针对性的推出了名为「考研上岸直通车」的免费课程。非常值得大家点击报名,免费听取专业老师的考研讲座,并一定记得要添加助教微信,因为他会向大家免费发放价值数千RMB的各种考研备考资料(下文仅举例部分福利):

1:这其中就包括【考研报考院校信息资料包】,光这个免费资料包就能直接帮助大家节约数千元的资金;

2:并且还有【考研政治和英语的全年高分复习规划】,可以帮助大家解决疑问、提升效率、锁定高分成绩;

3:甚至还有其它各种经过实践检验和总结好的备考资料,供大家免费领取:【考研5500核心词汇图】、【语法必考点思维导图】、【考研政治重要会议线】、【考研数学公式大全】

4:重要的是还会提供一个考研社群,在这里面聚集了考研各专业和高校的学生,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找到学长学姐或同行者,还有负责答疑解惑的老师帮助大家。

一,此时此刻——目标院校公布分数线

现在距离考研复试,时间所剩不多了。再不能继续啥也不做了。多想想你的竞争对手早就开始准备复试,给自己一些动力。

那在考研初试目标院校分数线出来之前,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1、 复试参考书籍和复习资料

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也是同理。要想复试得高分,就得先备齐复习资料。

第一,需要准备好学校复试要求的参考书籍。通常而言,是你本专业的课本,想必大家也都会带着参考书籍回到家过年的。可如果你跨专业或者暂时没有复试参考书籍的话,建议立刻马上尽快搞一本,无论是买还是借还是打印,都行。

第二,除了复试参考书目,最好寒假期间至少把初试的专业课刷两遍。初试的专业课,在有基础的情况下,很容易捡回来的。常复习,没事多翻开看看。很多学校复试时候考的题,其实基本还是初试上的专业课知识。

第三,学有余力的话,还可以多了解一些本专业书,知识储备多了总没有错。另外,也可以在这段时间,看一些你心仪的导师发表的论文,加上一些自己思考。试想一下,考研复试现场,其他人只能简单机械的介绍下自己本科经历,而你却已经能对一些前沿论文做一些阅读和思考了,那哗的一下,老师不得眼里冒花。

2、 咨询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

一个靠谱的直系师兄师姐的作用,特别特别大。他们自己经历考研复试,挑选导师,并在该校生活了半年之久。这代表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及其丰富。

如果你能提前联系到一个直系的学长学姐,那你就相当于比别人多占了优势。多跟学长学姐聊聊,努力套到一些有用信息,比如说:老师常见的提问问题,复试的氛围经验,复试参考书籍的复习重点,历年真题,各个导师的相关信息等等等等。这些都直接与你的上岸率息息相关。

3,了解导师

对目标专业的导师,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作出一个选择。对该导师的文章和研究方向进行阅读。并写邮件主动联系导师。

关于如何查询导师信息,选取导师和联系导师,后续会有详细介绍。

4,毕业论文

导师在复试中最喜欢也是问的最频繁的问题就是:你本科的毕业论文做的什么了?(必问问题之一)

因为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的必完成事情,同时在面试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毕业论文了解你学术能力和科学素养,因此,你要提前做好准备。

关于毕业论文,要提前做好回答,最好可以体现你的创新型和逻辑性。

你开学之后需要准备考研复试,同时也会有毕业论文的准备要求。二者会有时间冲突,容易分心。因此,建议你要不就尽早把毕业论文完成大部分。否则小心到时候会拖你复试的后腿。

5,调剂

考研调剂,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希望大家也能去了解一下考研调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里面有什么弯弯绕绕。毕竟考研复试难,考研调剂更难。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调剂院校的各种信息。

之后我会写一个详细的考研调剂文章,供大家参考。

考研调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调剂到理想的院校?1276 赞同 · 34 评论回答1276 赞同 · 34 评论回答1276 赞同 · 34 评论回答

二,目标院校分数线公布---复试之前

另外,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时间节点,时间把握要精准。做时间的主人,而不是被进度赶着走。

这期间你应该完成的事情有哪些呢?

1、 调剂or准备复试

初试成绩高于复试线的话,就继续复习复试的资料,越详尽越好;

初试成绩低于复试线的话,就做好调剂的信息搜集准备or觉得二战or工作

关于考研如何调剂可以看我另一篇回答:

2、 复试的考试内容

信息查询方式:

(1) 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官网

(2)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官网

(3) 学校官方组织的复试群or学长学姐私人组织的复试群

(4) 中国教育在线

查询复试相关信息:成绩要求,复试流程,初试复试成绩比,笔试面试成绩比等等等等

在此,不针对某一具体院校写复试流程,只写通常情况下的复试流程供大家参考,由于你们专业过多,要求不同,具体复试要求可自行查询。

复试流程:

(1)体检,并到目标院校当地参加复试

(2)笔试

笔试成绩占比挺高的,大家不要只忙着准备面试内容而忽视了笔试

(3)面试

面试又分英语面试和专业面试。二者都有相对应的成绩。占比不同。

有英语听力测试、英语口语测试。

3、 复试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对复试下一个定义:学生通过最大程度的自我展示,让导师短时间内选择自己。

这其中,学生的自我展示固然重要,但千万别忘了你的初始目的是什么:是让导师满意。从而通过让导师满意,提高自己的上岸率。

那如何才能让导师满意自己呢?

那就得从导师的角度出发了,基于导师的需求,做出一个相对应的答案试卷。销售东西时,顾客是上帝,千方百计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甚至超值,这样顾客才是掏钱。而复试同理,你也要千方百计让导师觉得招了你就是赚了,甚至不招你会后悔,这样导师必会让你上岸啊。

导师的需求有什么呢?

(1) 学生能否帮助自己的科研变得更好

(2) 学生的基础学科能力是否达标,专业知识能力是否达标,科研创新能力能否达标

(3) 学生是否愿意读博,长久劳动力的诱惑力巨大

(4) 学生能否符合自己课题组的节奏和风格

(5) 学生是否听话,也是其中一项

(6) ….

总之,你需要基于导师的需求,作出你的回答,明明白白的给导师指出来你将来能给导师带来利益,带来好处,并拿出事实去论证你的决心,比如:成绩,科研,承诺…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论文科研能力,记得要多加笔墨书写这块。

努力给导师营造一种你比别人强的氛围感觉。

将你所能做好的,做到最好,剩下的,就交给导师自己判断吧。基本上上岸希望是很大的。

Ps:提供几个思路:

(1) 证明自己有发表论文,做项目的能力或潜力

(2) 了解导师最近的论文和研究方向,能看懂并作出有逻辑的理解

(3) 毕业论文,不管它水不水,介绍语都尽量做到有科研逻辑

(4) 表决心,一个听话的学生有时候对导师更好一些

三,该不该联系提前联系导师,如何联系?

复试之前一定要联系导师,很有可能提高你上岸的几率的,决定你能否上岸。给导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许这就是你超过别人分数的关键点呢?

况且,咱就算不追求导师给你加分,但你也不能在这个环节,比别人少考一些分数啊。(你不加分,别人加分,那你就是落后,懂?)

接下来讲一下如何联系导师,联系导师的时间节点:

1,联系导师的时间节点:

1.夏令营。建议大家可以报名目标院校组织的夏令营。既可以获得加分,也可以尽早见到目标院校的导师。我的很多同学 ,其实在夏令营时期,就已经找好了导师。

2,考本校,导师应该都早早的都联系好了。在准备初试甚至刚决定考研的时候,就可以去跟本校导师进行交流了。而且早联系导师,会有惊喜哦。毕竟考研专业课每年的题,可都是你们本校的老师出的,稍微划划范围…

3,考外校,建议初试之前联系一次导师,初试成绩公布之后再联系一次导师。当然,你如果能见到导师的话,就最好是见一次面基,效果翻倍。另外,能要到导师微信,多交流是最好的。

2,如何发邮件联系导师?

第一步:找到导师的邮件和论文信息

进入目标学校的院系页面,选师资力量,然后找到该导师,查看相关邮件联系方式,最近的论文和承接的项目。包括有导师职称,年龄,照片等其它信息。

第二步,精读该导师的科研方向和发表论文

基于导师的需求出发,去写自己相对应擅长的技能(别给我说不会,吹,总会吧。现在的第一要务是上岸,上岸之后至少会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去弥补你当初吹下的牛的,时间绰绰有余)

不要空谈很大的东西,多谈一些具体的东西,这些更能打动导师。

第三步,制作一份丰满的简历

简历和邮件的第一目的是打动老师,要牢记这个目的。

自我介绍其实不需要特别多,更重要的因素是体现你的科研潜力,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包括你的个人素质。

对于如何制作简历,我之后也会更一篇新的回答,供大家参考。

第四步,写邮件,并附上简历

如果大家需要的话,可以评论留言,我之后补一个邮件模板。

其实,大家没必要拘泥于模板,如果大家都用模板的话,那你写的邮件亮光点反而会被模板局限掉。大家言之有理,逻辑感,信息量足就可。同时让老师感受到你对他的尊敬之情。这样就可以了。

四,复试中的常见问题及回答

问题回答时,语言要有逻辑。可以稍加思索在回答。分层次,分角度回答的话,是最好的。

1,自我介绍挖的坑,一定要做好准备。

可以对自我介绍进行设计,引导导师提问。

2,你为什么要报考我们学校/专业?

这个问题太经典了,提问的概率很高。

回答:从学校,专业,个人三个层次进行回答。从现状和未来前景两个角度进行回答。

3,你有研究生规划吗?

各个专业情况不同,我不能给一个相同模板。因此,希望大家要基于自己专业的独特情况进行回答,注意,不要流于表面,尽量减少一些大而空的话,多讲一些务实具体的规划。或者,你就抓住一个研究方法,进行讲解,规划也是可以的。

4,你的本科毕业论文是什么?简单介绍一下?

论文的思路要讲清,逻辑性要严谨。创新点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未来展望。

实在不会讲的话,就这样讲,类似本科写的实验总结过程:论文目的—查阅文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实验存在的问题---实验展望。

每一阶段用一两句话讲清楚即可。

5,谈谈你的优点/缺点?

优点:具有什么优点,有利于科研or专业。可以拿某个实例佐证。

缺点:稍微讲一点就行了。甚至把缺点讲成侧面上的优点也是可以的。千万别说自己有抑郁症啊,或者想法极端啊。也不要说自己妨碍学习或科研的缺点。比如:你说你自己不能一心二用…做一个事情,只能把这个事情做好才行。

6,你对某个专业知识/课本怎么看?

总之,就是针对专业课进行提问。

这就需要看你平常的复试复习功力了。回答问题时,尽量做到全面。有时候老师会揪着某个细节继续问,这时候就考验你的知识深度了。这时候就不要太水了,毕竟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几斤几两,不会答的时候,做到诚实比瞎扯更好一些。

7,为什么本科毕业选择考研?

分本科和未来两个角度讲,分行业,目标院校和自己三个层级讲。

本科做了什么事情,未来打算做什么。行业研究生更好,跨一波目标院校,自己主观上想有个更好的教育。

8,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简单介绍一下。如果能跟学习靠拢,是最好了。如果你有很优秀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大讲的。劳逸结合,兴趣爱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9,如果你被刷掉,你会如何?

当问你这个问题时,那就说明你有点危险了。但这时候你更不要慌,你反而要展示你的计划,表达你的能力,一定要上岸目标院校的决心。

10,本科还做过什么项目或实验?

有的话,就讲。没有的话,就讲你平常学校要求全班人做的专业课实验即可,这种也算是一个完善的实验的。

11,本科做过什么实习?简单介绍一下?

做过的同学可以讲的详细一些。没做的同学也不要慌,本科学校都会组织过全班实习参观的,你就讲这个就可以的。

英文问题同样如此(上述问题也最好做好英语准备):

1. What is your greatest strength?

2. Why did you choose our school?

3. What has been your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4. Where are you from? describe it?

5. Could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 family?

6.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7. what kind of job/study did you do?

8. Would you please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yourself?

五,复试回答时的十条错误行为

1,光说假大空的话,不说具体切实的话

大家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还是面试中,最讨厌的话,就是这种假大空的话了,看似说了一大堆,其实一点信息量都没有,不仅缺乏能力,而且缺乏态度。复试面试,要求你说的是具体切实的话,这样才能体现出你的能力和态度。对科研内容或本科项目,有逻辑的说,这不香吗?

2,不自信

研究生需要的一个素质就是自信了,上台各种讲解PPT,大小组会。因此,你介绍时,不要过分的自卑或胆怯,自信的亮出自己的闪光点。也不要过分的否定自己,导师都还没评价你的表现呢,你就先自我否定了,说自己这不行,那很差。

3,读博意向

我这研究生半年经验告诉我,读博对于导师来说,真的是个大杀器,如果你明确表达读博的意愿,导师眼里都会放光,如果你明确表达不读博的意愿,导师眼里的光就熄灭了。当然,最明智的选择是不直接回答读不读,而是说自己有这方面考虑。

4,别过分强调自己只是镀个金,多拿个学历

虽然导师和学生自己都知道学生大多都只是来混个学历而已,可你也没必要常常强调这个。这样会显得你对学习的专注力不够,只想着早点混日子。会减少导师对你的印象分的。

5,编造履历

你编造就算了,天衣无缝不被发现还好,可你编造的却漏洞百出这算怎么回事?老师一问你具体过程,你支支吾吾答不出来,一问三不知,这还不如你不编造呢,无论是谁,都不会喜欢一个欺骗自己的人的。(但编的天衣无缝的话,可以讲)

6,夸大自己却圆不了

展示自己的优点是对的。很多同学都会把参加过的项目讲成是自己的,这没有错。但你千万不要对内容一无所知,你要对过程做到熟悉,否则还不如你讲些自己负责的内容呢

7,回答缺乏逻辑

不论是面试还是生活中,一个讲话毫无逻辑,前后矛盾的人,讲出来的话都是不可信的,极易遭到别人的反感。(某乎上的回答也是如此,无逻辑的回答,压根不会受到网友的关注)

简单,清晰且分层次的表达出来内容,这也是一种能力。最好有一条内在的逻辑线去推动你的回答。

8,缺乏对导师的礼貌和尊重

相信我,如果你让导师感到不开心,导师绝对会让你觉得不开心的。你是来参加面试的,而决定你面试成功与否的,是你面前的导师。对他们要做到尊重,这是必要的。不要做个没眼力见的人。

9,思想极端

现在的导师,都是生怕招进一个地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能在复试就刷掉思想不正常的学生,那是最好的选择了。不要让老师觉得你脑子思路不正常,有问题…

10,双击屏幕点赞关注+收藏

作为一个准研究生了,该学会自动给答主点赞了。听说点赞的小伙伴复试都高分上岸了呢。

六,复试中的亿点点细节

1,对复试流程和问题进行多次彩排

可以找几个朋友一起组个复试局,大家模拟复试真实场景,让你熟悉各个流程和说话语气,逻辑表达。并减少小动作。

很多人都是一次直接上的复试现场,其实出的问题是很大的。如果你能多次模拟现场的话,就能超过这部分竞争对手了。

2,外貌穿着

做到穿着得体,观感俱佳,干净大方就好。正装,并不至于,但大家衣着也要偏正式。导师,也是个正常的人,在能力相同的基础上,谁不喜欢一个漂漂亮亮看起来好看养眼的呢?过年了,正好买套新的衣服。

3,笔试考试

不同学校的笔试面试分数比不同,有的高,有的低,但是通常来说笔试占比更高一些。因此,就需要你花更多的精力去准备复试的。面试,很多时候并不能拉开差距的,笔试才是你大放异彩的地方,真正决定你能否上岸。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掌握在面试导师手上。

4,复试准备多份简历

有几位导师,就至少准备几份,最起码做到人手一份。既有尊重每一位老师的态度,也有呈上简历的眼光。毕竟很多同学,都是不带简历复试的。

5,对本科有没有歧视

这不好说。在学生相同能力的基础上,导师肯定更愿意选一个更高本科学历的学生。因此如果你本科学历较低的话,那你就得付出一个更多的努力里了。很多学校,其实对本科没有歧视的。大多也是保护一志愿学生。但如果你报的学校有歧视的传统的话,那就只能祝你复试发挥好了。

6,今年复试是像20届一样网上复试,还是线下复试

个人猜测是线下复试。但也要做好线上复试的准备。

总之,今年不论是线下还是线上,你都需要做好复试的准备,不断的强大自己,无论遇见什么考验,你都能渡过去的,顺利上岸。

7,真题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大家可以从各种渠道弄到复试真题。好好复习,通常来说,考的内容基本类似的。院校是不会突然大风格改变题型的。而且,有真题的话,你就能有复习重点了,知道该复习什么,而不是无头苍蝇乱撞。

8,证书证明,导师推荐信,本科成绩单

别人都是空头说自己有什么奖励证书,而你直接掏出了证物,那你是不是就又比别人强了一些了。况且,也能显示出你严谨的性格。

9,学长学姐很重要

真的,真的,真的找一个学长学姐,带给你的帮助是无与伦比的。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你的学长学姐的。他们的建议,真的是基于当年的亲身经历和半年听闻得出来的教训。这可以让你少走无数弯路。

10,招生对女生会不会歧视

通常来说:导师更看重的是你个人的能力,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对性别他们并不太关注。除非经常有体力活时,才会更倾向男生。但这个也不妨碍你上岸研究生。只有当上岸之后开学选导师时,才会考虑招男学生女学生的问题。

11,跨专业会不会歧视

能力,能力才是第一。而且,现在的学科讲究的是交叉。你有不同专业的背景+报考专业的知识,这才是更好的人才啊。只有当你报考的专业知识很差时,才会被老师看不上。

12,群面需要做什么

部分院校要求进行群面,群面的要点是:不要过分的表现自己,也不要过分的沉默。说出来的话,要符合情景,逻辑,最好具有引导性。

13,科研能力才是首要展示因素

大家不要一直抓次要因素,要学会抓主要因素。科研能力,才是你最需要展示给导师的因素,这也是导师最希望看到的学生特质。你要围绕你的科研能力or潜力下手。

14,逻辑表达

回答问题时,要有逻辑。这种富于逻辑的回答,是最能吸引导师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回答尽量采用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最好。

提供两个思路:

A,是什么?原理是什么?该怎么做

B,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怎么做?结论是什么?

15,英语对复试影响大吗?

英语对复试影响不大。大多数的同学的英语能力都不行,更别说口语能力了。因此,你不需要过分追求英语水平,复习耽误太长时间。

16,研究生规划

这个问题也算是一个必问问题了。自己设计一个有吸引力接地气的规划,读博意向也写进去。不要写空话,多写一些具体的事情。

17,再次求点赞关注+收藏

听说点赞的小伙伴都成功上岸了呢。

18,关注学校官网信息更新or关注官方组织的或学长学姐组织的复试群

很多信息,都最好用最快的时间掌握到。考研,又称信息战。

19,调剂院校的复试群,也可以去潜水一波,打探信息。

当然,如果能直接复试上岸是最好的情况,但假使失败了,就得有个备用计划了。

20,对导师尊敬礼貌

导师是决定你命运的人,对他们尊敬,让他们感到舒服如沐春风的话,他们也会给你一个惊喜的。

————

总之,最后祝大家都能成功上岸。送你一张上岸卡,请查收。

十、22考研数学多少能过国家线?

这分数应该能过B区线,A线不好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